文化动态
Political economy of urban redevelopment in Hong Kong
作者:陈少梅  学位年度:2017-06-21 关键词:Urban Hong renewal China Kong 
描述:Political economy of urban redevelopment in Hong Kong
「文明」作为两岸政治关系论述上位思想初探:林浊水与龙应台的文明思维分析
作者:刘昶佑  学位年度:2017-06-21 关键词:林浊水 两岸关系 龙应台 文明 
描述:兩岸關係長久以來聚焦於台海雙邊的經貿議題、交流議題…等實際互動層面,但在關乎於兩岸未來政治走向的議題方面,過去學界研究都側重於政治建制的討論,而在思想層次卻多所忽略;因此本文基於這樣的發想,試圖從政治思想的討論層次,進行兩岸政治關係的研究討論。 本研究主要透過林濁水與龍應台的相關論述作為研究對象,因為兩人對於兩岸關係的政治立場是具有差異性,其次在過去都有相當豐富的著作與論述,尤其在對於兩岸政治關係的主張,都有從「文明」的相關概念進行思想層次的討論。雖然林與龍兩人所用「文明」一詞的內涵有所差異,但本文仍以爬梳文本作為出發點,整理兩人對於「文明」的相關政治思維,其次再試圖讓兩人的政治主張,和現存的兩岸政治關係進行對話。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釐清龍應台與林濁水的思維,以及對兩岸政治關係所能夠產生的貢獻和啟發,本研究透過五個層次的兩岸關係困境,透過這五個困境與林、龍兩人的文明思維進行對話,試圖以這些主張和現況困境的比較研究,能夠整理出一套適用於兩岸未來政治關係發展的文明思想。
东南亚华人中小型企业发展策略的研究
作者:刘国安  学位年度:2017-06-21 关键词:东南亚 金融危机 华人 中小企业 经济发展 儒家文化 
描述:东南亚华人中小型企业发展策略的研究
我的工作是母亲:论蔡颖卿的母职书写
作者:潘雅铃  学位年度:2017-06-21 关键词:母职 自主性母职 蔡颖卿 
描述:傳統社會中,對於母職素來傾向女性應為家庭、小孩付出,甚至犧牲自己來成就家庭,陷入以家為名的牢籠中,最終以家人成就為自己成就。女性主義早先提倡自我實踐的價值,因養兒育女的負擔與自我實踐牴觸,故對「母職」給予負面評價。但隨著大環境改變及女性主義者親身實踐母職,重新審思母職,同時在文學界女性的自主意識也逐漸高漲,母職書寫形成一股風潮,作家紛紛以散文、小說等形式思索母職及其生命意義。 家庭不是牢籠,母職不是束縛,夢想更不是遙不可及,蔡穎卿另闢一片母職的天空。她身體力行,女人對母職的自覺性,不受傳統母職觀念所擺佈,進而身兼母職與夢想,形成另類的母職實踐,也因此造就她親職教養專家的地位。本論文嘗試條分縷析蔡穎卿作品中的母職意涵,並試著找出她所呈現的母職與女性主義所談論的母職,比較出兩者間的差異性。 第一章為「緒論」,先論述母職形成的背景因素,再論述母職的定義。而本文主要以女性自主意識覺醒後,融入自身思想價值,走出屬於自己母職實踐的路並維持自身完整性的自主性母職為探討中心。 第二章為「台灣自主性母職書寫」,首先論述與台灣淵源頗深的西方女性主義對母職的否定與肯定的態度。再論述台灣女性主義對母職的看法,從貶抑家務到肯定家庭主婦的付出再到為職業婦女的困境發聲。最後論述台灣自主性母職書寫脈絡,從母性散文到自主意識萌芽再到展現多元特色。其中,多元特色可以李黎、龍應台、簡媜為代表,三人因其不同心路歷程,但仍勇於剖析母職在生命中形成的驚濤駭浪,重新省思,突破母職固有的藩籬,發展出個人特色的自主性母職。 第三章為「蔡穎卿的自主性母職」,以實踐母職動能與實踐母職的歷程來探討她的自主性母職風格。原生家庭的影響以及家人的支持成為她實踐母職的最大動能,鼓舞她不斷向前邁進。打破全職母親的迷思、以家事教育孩子、工作與母職彼此相互輝映,是她用心耕耘自主性母職的歷程,也成就出她對女權的另類領悟。 第四章為「蔡穎卿拓展母職實踐範圍」。她所帶領的小廚師實作活動,使母職從私領域邁向公領域的教育舞台,落實「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亦在社會上引起廣大的迴響。洪蘭的推薦,意外地讓她成為素人的親子教養作家並開始經營部落格。於是,小廚師活動、作家之路、經營部落格,將她的母職實踐推向廣闊的天空。最後,以成就與侷限,為蔡穎卿的母職書寫與實踐找出適當的定位。 第五章為「結論」歸納前四章,將蔡穎卿的母職書寫做總結並提出日後的研究方向。她的盡心盡力,使自主性母職綻放出耀眼卻不奪人目的溫暖光芒,吸引愈來愈多的讀者父母加入「生活教育」行列,以美好的身影讓孩子形影相隨。展望未來,近來父職作品日益增加,母職與父職作品兩相對照,定能找出不同視野與觀點,更能展現出各自的特色。
多头市场与空头市场价格发现过程与资讯传递现象研究-以台湾股票市场为例
作者:刘国安  学位年度:2017-06-21 关键词:价格发现 空头市场 资讯份额模型 多头市场 
描述:本文以臺股指數期貨、小型臺指期貨、臺指現貨,電子期貨、電子現貨,金融期貨、金融現貨為研究標的,探討市場間的價格發現功能,並驗證市場上在多頭走勢與空頭走勢對標的物的價格發現是否有明顯的不同。本研究期間為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研究樣本將分為兩個子期間,樣本期間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為多頭走勢,2007年11月至2008年6月為空頭走勢,總共有615個交易日,多頭市場共有為452個交易日,空頭市場共有163個交易日,採用每個交易日的期貨與現貨日內資料作為觀察值。本研究採用Hasbrouck所提出的資訊份額模型為主要研究方法,來探討台灣股價指數現貨與股價指數期貨市場價格發現過程中的傳遞關係。實證結果顯示,在臺指期貨資訊比例為93.86%,臺指現貨的資訊比例為9.94%,電子期貨資訊比例為63.14%,電子現貨則為36.86%,金融期貨資訊比例為61.11%,金融現貨資訊比例則為38.89%,故本文發現期貨市場是領先現貨市場。而在區分市場條件之下,在多頭市場中,臺股指數期貨依然居於領先小型臺股指數期貨與臺股指數現貨(57.73%>35.72%>9.95%),而在空頭市場中,臺股指數期貨依舊領先小型臺股指數期貨與臺股指數現貨(51.90%>43.09%>9.91%)。而電子指數方面,在多頭市場中的資訊比例差異為24.14%(62.07>37.93%),而在空頭市場中資訊比例差異為32.18%(66.09%>33.91%)。金融期貨在多頭市場中領先金融現貨資訊比例為22.08%(61.04%>38.96%),而在空頭市場中,金融期貨領先金融現貨資訊比例為22.62%(61.31%>38.69%)。我們觀察出空頭市場的資訊比例的差異幅度大於多頭市場資訊比例,其原因可能是現貨市場對於放空限制較為嚴格,造成空頭市場價格發現能力較高,使投資者更喜歡在期貨市場做價格的反應。
巨史私传:朱天心、张大春、龙应台的记忆书写
作者:胡嘉芮  学位年度:2017-06-21 关键词:创伤 朱天心 历史 记忆 龙应台 张大春 
描述:記憶是心理、身體個人化的經驗總合,它繫牽了情感、價值與認同,構成了我們的身分與主體,記憶「捍衛過去」的內蘊底質,可以為現在、將來服務,而集體記憶的喚醒更可以抗衡特定集團的私有與獨占。記憶書寫可以補敘歷史之不足,我們應該將回憶之聲重新納入歷史敘述中,並且肯定具有歷史承擔意識的文學作品。本論文以書寫個體記憶的朱天心《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書寫家族記憶/歷史的張大春《聆聽父親》,以及書寫時代記憶/歷史的龍應台《大江大一九四九》為研究對象與分析中心,此三文本「記憶與遺忘」重奏的張力充溢書中,但其擷取記憶的方式與敘述觀點卻不太相同,他們三人的著作涵蓋了記憶書寫的各個層面,形成了記憶書寫的有機結構與組合。因為回溯記憶總難以逃離創傷的檢視,而記憶漫遊歷程中,記憶可能會微調、混融或重構,記憶主體在重構的記憶中,透出生命啟悟之隙光,產生一種對記憶的新詮與自主的能量,所以本文以三大綱要─「回憶書寫與記憶創傷」、「記憶的重構」、「記憶的新銓」來碰觸記憶書寫的核心,再來本文也將記憶書寫的素材與方式以多種不同的維度與向度來分類輯取,以示三記憶文本各自招展與整全的風貌。記憶書寫與現代生活頻繁互動、交織呼應,形構由個體擴延到家族、國族、時代的深思與詰問,本文企圖構畫當代記憶書寫廣袤的視域,勾牽出其中豁露、潛藏的命題,希望藉著三文本中提出的諸多反思,可以為過去、現在、未來作一個滌清的整理與前瞻的帶動。
1990年以降台湾女作家散文中母职经验探究
作者:刘佳珍  学位年度:2017-06-21 关键词:母职 亲子散文 现代散文 台湾女性散文作家 
描述:約自一九八六年中起,女性主義文學批評開始在學院中興起;一九八七年台灣宣布解嚴,政治鬆綁;而台灣的婦女運動,歷經長時期的醞釀,一直到一九九○年以降被稱為「台灣婦運的成長、成熟期」。在社會風氣逐步開放、女性主義興起以及婦女解放運動的影響之下,透過文學創作展現女性意識的作品數量漸多,女性作家對於婚姻或母職的思考,也漸漸擺脫了父權文化中的刻板觀點和傳統模式,因此,本論文將研究的時間點鎖定於解嚴之後、婦運漸趨成熟的九○年代,以「一九九○年以降台灣女作家散文中母職經驗」為研究主題。但一九九○年以後至今橫跨近二十年,散文創作繁多,故選擇較具代表性的作家為主要研究對象,計有李黎、廖玉蕙、龍應台、周芬伶、張讓、朱天心、簡媜、利格拉樂‧阿烏八位女作家。散文書寫貼身的個人經驗與生命實踐,相較於規格、制式化的專家育兒教養書來得親切和生動,再者,其深刻記錄與描繪從女性成為母親的心路歷程,也有不同於專業教養書籍的細膩思維和值得探討的議題。本論文計分五章:第一章「緒論」:概述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相關研究成果、論文架構等。第二章「台灣女性散文母職經驗書寫概述」:首先整理五○年代至九○年代間台灣女性散文母職經驗書寫的脈絡,其次簡介李黎、廖玉蕙、龍應台、周芬伶、張讓、朱天心、簡媜、利格拉樂‧阿烏八位女作家及其書寫母職經驗的相關作品。第三章「女作家母職經驗的歷程」:母職經驗的歷程包括妊娠與哺育為女性獨享的生命經驗,還有照護幼稚期的孩子、和青少年時期的孩子互動等,最後母親必須學會放手,讓孩子單飛。第四章「女作家母職經驗的思索」:從母職經驗中思索婚姻的意義、自我與母職的掙扎如何平衡,又親子相處中可以觀照自我往昔的生命,亦即回顧自己童稚時期與母親的相處經驗,進而重新連結母女的生命。第五章「母職經驗中對文化與社會的思考」:分析女作家散文母職經驗中與文化、社會相關的思考,如:荒涼的女性學、女性的生育醫療經驗、對女性與孩子不友善的大環境、男性的親職參與等等。至於原住民因其特殊的文化及其邊緣化的處境,使得原住民母親有別於一般母親的經驗與心聲,所以一併列入本章探討。第六章「結論」:總結全文,並提出研究心得及日後可以繼續探索的方向。女作家身負母職,孕育生命長河,踏著母親後塵相繼鮭魚還鄉的艱難使命,前仆後繼,不可迴避的衝擊。走向婚姻、生育兒女,母職生涯無論長短,每一位母親的經驗都是獨一無二不能複製的基因工程,在DNA的驅動程式裡翻轉與擺蕩。我父、我夫、我子,相對也是女兒、妻子、母親,交錯在傳統母職與現代職業婦女的氛圍,企圖對生命有一帖說法,下個定論。
廖玉蕙、龙应台社会关怀散文研究
作者:刘英华  学位年度:2017-06-21 关键词:廖玉蕙 社会批评 女性散文 龙应台 社会关怀 
描述:廖玉蕙與龍應台同為誕生於五○年代的女性散文家,並皆於八○年代踏入文壇,在她們的作品版圖中,以社會關懷為基調的篇章,始終是兩人筆耕不輟的一畝園地;據哈伯瑪斯的文學公共領域的觀念來看,兩位作家在寫作歷程中,始終不懈於透過報紙專欄發表對社會萬象的關懷、批判,企圖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進而使兩性、教育、社會或政治的時弊得以被揭露,可謂將文學的影響力延伸至公共領域,並分別在文化政策、語文教育決策的政治公共領域產生具體的影響。 本文的研究目的,首先即在於釐析兩位同世代女作家散文中共同關懷的議題,包括對兩性關係、教育問題、社會時弊及政治現象的針砭,以呈顯廖玉蕙及龍應台的散文對社會脈動的關懷及呼應;其次,則透過比較兩位女作家的書寫議題、立意、筆法、風格等,呈顯女性社會關懷散文的兩種書寫面貌。
故宫?导览?志工-从志工经验反思故宫导览愿景
作者:陈媛  学位年度:2017-06-21 关键词:成人在博物馆学习 服务学习 故宫 导览志工 
描述:本研究試圖從「人本」觀點,就志工在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的服務學習經驗,以成人在博物館學習的理論,探討三代導覽志工如何通過一條「自利而利他」的學習曲線,在博物館場域中追求她/他們認為有意義的學習經驗。同時,本研究以「場論」視野把現在與過去兩相扣連,以見故宮從「樹立傳統」階段,全力配合國家外交政策的需求,提供多國語文的解說服務為接待「國之上賓」的導覽任務。及至八O年代以後,故宮?因應國家社會教育政策,而於1971年3月開始招待學生團體免費參觀,並由展覽室的管理員提供「學生團體」導覽服務,因而形成一項對應教育政策的「配套」措施。這項措施,雖然較之外語服務員導覽國家上賓有所分別,但可以視為故宮開始對本地觀眾予以較多關注的一項具體作為。在秦孝儀院長任內(任期1982-2000),基於九O年代社會鼓勵志工服務的風氣已相當成熟,而當時故宮展覽組組長周功鑫女士又為出身故宮的優秀外文導覽,於是以其嫻熟之導覽經驗,自1988~9年以來,故宮開始積極推動導覽志工之培訓,一方面擴大為學生團體解說文物的導覽服務,並一方面招募有志加入故宮服務的成人學習者,開啟她/他們在博物館「自利而利他」的服務學習經驗。本研究對議題所涉有關故宮展覽、故宮發展導覽志工,以及志工在故宮的學習經驗等面向,歸納為四點看法,並以故宮應滿足觀眾的「人本」需求而對於導覽願景提出三項建議。
123
作者:3  学位年度:2017-06-14 学位授予单位:3 关键词:3 
描述:3